Hi,Every 8D,我是王际洲。专栏介绍包括四部分,阅读约4分钟:
1、我的简介,专栏精神内涵
2、详细介绍,能给你的帮助
3、为何开小报童,对读者的独特作用与福利
4、其他注意事项
我36岁,多家央媒点名了“职场屡次逆袭的同时实现诸多人生梦想”的经历与方法论。
百科人物词条:https://baike.sogou.com/v214144898.htm 下方新闻链接可点击。
我们讲“知行合一”,首先看“行”,曾任大厂全集团或事业群运营/产品/战略负责人,估值10亿公司合伙人,环游世界11个大洲大洋300城,多个公益项目发起人,拍摄的明信片搬上荧幕,全国赛事主题歌作者,每年带父母旅行,4个月减肥50斤不反弹……
再看“知”:三大科技媒体虎嗅、36氪、钛媒体,用5个专篇从5个角度解读了我的原创人生方法论“人生八维坐标系”和商业方法论“数字化转型太极闭环”。
https://www.tmtpost.com/6339399.html
https://36kr.com/p/2059109085303171
https://www.huxiu.com/article/695804.html
https://www.tmtpost.com/6286748.html
https://36kr.com/p/1982509132366592
所以这个专栏涵盖工作与生活各方面,8D是一整套倡导多元价值的“人生体系”而非单一的,关于Every 8D名称由来可见置顶文章https://xiaobot.net/post/6b333919-c7a5-4597-b9c3-d0b517859ec0。我还会做一些免费小范围线下活动,后面会讲到,所以这个收费专栏其实算公益了。
(1)职场与创业,我称之为功利的事业
前面提到我负责公司多个部门,但并不是一帆风顺,反而集齐了四种职场逆袭:从二线到一线城市、从小公司到大公司、从基层到合伙人、从运用到创立理论,时下流行的“间隔年”我经历过不止一次,这种逆袭就更难了。
【可提供的帮助】一方面关于职场成长、抉择、规划,我有丰富的实战经验;另一方面我负责过运营、产品、供应链、财务、融资、战略等部门,从事过2C、2B行业,擅长互联网与传统结合的领域,这些专业上都可交流,详见各大科技媒体的采访和文章。
(2)公益,我称之为非功利的事业
我是多个公益项目的发起人与嘉宾,例如:由达沃斯青年组织协办的环保新模式论坛发起人;电影《无尽攀登》北京见面会赞助人、发起人;彩云计划大讲堂第一期嘉宾……
【可提供的帮助】作为一个普通人如何参与公益、能有哪些意想不到的收获,真正的公益理念应该是什么样的,有好的公益项目我也可以推荐参加、完成破圈。
(3)艺术,我称之为感性的事业
我是全国挑战杯主题歌《挑战》作曲编曲,环游世界11个大洲大洋300城之后,拍摄的一套明信片也多次搬上荧幕,与金鸡奖电影、白玉兰奖影片还产生了奇幻的交集。
【可提供的帮助】跨界的思考,音乐常识入门,如何打造自己的人生纪念品、复盘的仪式感。
(4)科技,我称之为理性的事业
我曾获全国编程机器人银牌,是虎嗅、36氪等科技媒体作者,多篇全网百万级阅读。
【可提供帮助】学编程的好处,写作的基本问题。另外我这些年花在知识付费上的钱也有一台车钱了,可以给你避坑指南。
(5)亲情,我把它称为血缘的人际
从毕业起我每年带父母旅行,至今13年,其中自驾数万里。
【可提供帮助】人生各种事情优先级的分析,如何获得最佳体验,和父母相处。当然旅游攻略也可提供,旅行经验应该不亚于市面上的咨询师,我从来不在网上写游记,去的很多地方比较小众。
(6)友情,我称之为非血缘的人际
我把移居全球5大洲50城的上百位中国同学全部拜访了一遍,完成了“移动版的聚会”。
【可提供帮助】从熟悉的人身上看到了100种不同活法以及实现路径,同时收获了接纳的提升。
(7)独行,我称之为精神的自处
我曾独自驾车4万里横穿美国与中国,也曾勇闯大使馆、零下50度跳伞。
【可提供帮助】如何拥抱变化、消除恐惧与焦虑。如何抉择不纠结、减少内耗。
(8) 健康,我称之为躯体的自控
2019年我用4个月健康减肥50斤,从190到140斤,至今3年多未反弹。
【可提供帮助】减肥方案,以及如何触动改变。
(9)更重要的是,30多岁深度体验全部八个维度后,总结出的方法论和独特感受。
先给大家看一张图,是我之前在公众媒体曝光的一些故事和方法论,体验过电影、电视、广播、周刊、报纸、网媒等各种媒介,但发现既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,也不能满足我的诉求,所以最后选择了小报童。
3.1 陪伴性与互动性
小报童的Slogan:人们更愿意追随一个活生生的人,而非一个公司。
一次性的文章、咨询,往往对于成长这个漫长的话题作用不大,最好是长期陪伴。
一是因为不断有新问题涌现;
二是很多时候不是“知识、知道”的问题,而是受人感染、触动的问题,知道那么多大道理,依然过不好这一生,是圈子问题。我们说“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、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”,最好是能与作者、以及作者身边的圈子及读者产生线上乃至线下的链接。但上面那些媒体,要么是单向传播,完全无法互动;要么是“高冷型”所谓权威、深度媒体,阅读10万+了也没几个人留言;也有的媒体评论瞬间成百上千,但其质量难以互动,也没有加私信的习惯;
三是我们经常碰到这种情况:老板突然甩出一个想法,大家都懵了,因为不知道他的想法形成过程。同理,如果能跟着作者的思维,一起慢慢成长,了解了来龙去脉,甚至参与其中,这是最好的。所以最大的价值并不是看过去的文章和内容。而相比社群,这又没那么重,特别对社恐的同学。
3.2 福利来了
我平时就有这个习惯:找各行各业的人小范围交流,不但免费分享、组织,还免费提供场地、食品,完成深度互动和社会调查。
以前组织比较费劲,以后就从小报童订阅者,也就是各位里来找了。所以说小报童这个费用基本可以说是公益性质了。
3.3 系统性,从乱纪元到恒纪元
从上面那张图也可以看出,过去我的内容分散在那么多不同媒介和媒体上,今后我会全部集中到小报童上,这里应该是全网你能看到完整内容的唯一地方了。
3.4 大尺度
公众媒体发表的内容,一是很多细节不方便公开说,二是媒体也会进行篇幅控制删减,而在小报童的私域里,尺度就会大一些。
(1)价格是一次性买断终身,包含的福利2.3里说过了,无需订阅续费,不定期涨价。
(2)内容体裁:小报童的特点就是更多是思考过程,而非完整的长篇大论,前面2.2的成长性里也说了。
(3)更新频率:不定期。
最后,欢迎大家点右上角“合伙人计划”分享邀请更多小伙伴,佣金高达50%